咨询热线:

400-8040-674

152 0216 5299

核磁共振碳谱13C——探索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信息(一)(1)

核磁共振碳谱13C探索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信息(一)
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介绍了核磁共振氢谱的原理和应用,对核磁共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,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核磁碳谱的相关知识。

碳元素构成了地球生命的骨架,但天然存在的碳同位素中,具有核磁共振活性的-131.1%13C的磁旋比较小,约为1H1/4,而核磁共振谱峰的强度与磁旋比的三次方成正比,故与相同数量的质子相比,13C核的谱峰强度仅仅是核1/63所以碳谱灵敏度低,所需样品量比氢谱大,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核磁碳谱呢?

这是因为碳谱能给出不与氢相连的碳的共振吸收峰,季碳、炔烃、烯烃、碳基等基团中的碳不与氢直接相连,在氢谱中不能直接观测,只能靠分子式及其对相邻基团化学位移值的影响来判断,而在碳谱中,均能给出各自的特征吸收峰。

另外在药物研发领域,碳谱成为确定分子绝对构型的终极手段。例如青蒿素分子中过氧桥键的立体化学特征,正是通过碳化学位移的各向异性效应得以确认。当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时,邻近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差异可3-5 ppm,这"立体位"效应为构型确定提供了直接证据

那核磁碳谱中,具体能够看到哪些信息呢?

1、       化学位移δ(单: ppm

碳谱的化学位移分布宽,范围0250 ppm左右,见11

img1

1

1 常见类型碳原子的碳谱化学位移

img2

2、       耦合常J(单: Hz

13C谱中的偶合主要是异核偶合,13C-1H偶合。主要类型有 直接-氢偶合;远程-氢偶合。以及其他核对13C的偶合。

3、       峰强度

碳谱的吸收强度不代表碳的数目信息,只与种类有 

4、       峰型(包括裂分情况、峰的线形、峰宽等)

碳谱是全去耦谱,所有碳只出现单峰,不发生裂分。(如2

img3

2

5、       核磁碳谱可以根据不同的去耦技术,得到伯、仲、叔、季碳不同类型的谱图,如3DEPT90谱可以得CH峰的信息,其它类型的碳信号消失;DEPT 135CH3CH为正峰CH2为负峰,季碳信号消失,由此可判断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的类型。

img4

3

除了以上提到DEPT谱,核磁碳谱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去耦技术,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碳原子,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期介绍。

参考文献[1] 孟令芝. 有机波谱分[M]. : 武汉大学出版, 2016

 

创建时间:2025-07-21 16:05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核磁    核磁共振碳谱13C——探索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信息(一)(1)